反常识案例:
令人震惊的是:有两个人继续竞标(20 美元的钞票),出价超过 20 美元还不停止。 他(心理学家 Max Bazerman)说两个最高出价之和从来没有低于 39 美元,而在一次疯狂的试验中,两个最高出价之和高达 407 美元。 ——《动机心理学》P372
导致人们在金钱方面失去理性的一个因素是损失规避。 这种不惜一切代价规避损失的倾向说明人们为什么会竭尽全力规避损失,即使这样做只会使其损失越来越大。 两位高价竞标者都不希望成为第二名,因为他们不想掏了钱却什么也得不到。出价超过 20 美元时,他们觉得自己已经在这件事上投入了太多的金钱和时间,因此不能回头。 心理学家将这种反应称为沉没成本效应。 我们在现实世界的许多实例中都可以看到这种效应。它让人们持有明知不好的股票,让人们继续投资于已经证明永远不会有效的商业创意或发明,让赌徒即使在输钱时也不愿意离开赌桌。 ——《动机心理学》P374
我们对损失的规避有时会使我们做出不合理的财务决策。 了解损失规避似乎是对抗损失的最好方法之一。 每当你发现自己将辛苦赚来的钱或时间大量投向某个目标时,问问自己的行为是否是沉没成本效应在作怪。 ——《动机心理学》P376
“Don’t cling to a mistake just because you’ve spent a long time making it.”
Changelog
- 20220721 zoejane init